《人体损伤鉴定标准》(表格版)重伤一级 颅脑、脊髓 1、植物生存状态 2、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3、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4、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5、重度智能...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59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2012年12月13日公安部令第127号修订发布 根据2020年7月20日公安部令第15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修正) ...
刑事辩护主要服务内容
咨询、委托阶段刑事辩护服务内容 咨询 1.了解涉案罪名、咨询人与当事人关系 2.了解案件所处阶段、当事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日期 3.了解到案情况、同案人情况 4.具体法律方案建议上门面谈,确定面谈意愿 5...
申请刑事赔偿的有关期限
申请刑事赔偿的有关期限 1、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
申请刑事赔偿应当提交的材料
申请刑事赔偿应当提交的材料 1、刑事赔偿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记明受害人的基本情况、具体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等; 2、身份证明材料。赔偿请求人是受害人本人的,提交与原件核对无误的身份证明复印件;赔...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2、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
审查起诉期限
审查起诉期限 1、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 2、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4、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5、被害人如对不起诉决...
强制措施期限
强制措施期限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2、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
侦查羁押期限
侦查羁押期限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 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下列案件在规定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延长2个月:...
能否二次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再次申请条件 如有新的理由、证据,相关人员可再次按上述要求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羁押必要性审查办理结果通知
办理结果通知 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案件办结后,会将提出建议和办案机关处理情况,或者有继续羁押必要的审查意见和理由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
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办理时限
案件办理时限 初审时间: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收到窗口移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初审,并在三个工作日以内提出是否立案审查的意见。符合《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情形...
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申请人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一是需提前准备好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与被申请人关系证明资料(近亲属需提交如户口本或者结婚证等、律师为委托函、律所函、律师证复...
到哪里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到哪里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到办案机关对应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窗口或控告申诉窗口递交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可向驻所检察人员递交申请。
哪些人可以申请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
哪些人可以申请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羁押必要性审查?
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羁押必要性审查? 对于逮捕后、判决前,尚处于羁押状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羁押必要性审查。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什么?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什么?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
房东谅解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房东谅解书 我司是东莞 有限公司注册地址的房东,此前我司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分局的协调下,为东莞 有限公司垫付了约50名工人的50%工资。 2020年3月,东莞 有限公司...
谅解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
谅 解 书 东莞 有限公司此前拖欠我的工资,现在我们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赔偿款项公司已经全部支付给我。老板 已经筹钱赔偿给我,因此,我现在对老板拖欠我工资的行为表示谅解,也不再追究...
刑事法律法规汇总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二、六部委 (一)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 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