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穗府〔2016〕6号

2016年4月8日09:17:44地方法规103,8481字数 105105阅读8分15秒

第二十三章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广州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能,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实现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入实施建设健康城市计划,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卫生强市。

第一节 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一、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圈。(一)以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可及性为导向。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建制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完善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卫生服务圈。(二)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分类指导,统筹优化,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养融合机构。

二、优化城市公立医院布局。(一)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外围城区及新区布局,加大黄埔、花都、南沙、白云、从化、增城等区三甲医院建设力度。到2020年全市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二)强化专科医院建设,着力推进妇女儿童、口腔、精神卫生、慢性病、传染病等专科医院或特色专科建设。(三)区级政府重点办好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

三、促进社会办医协调发展。(一)落实对社会办医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强规范引导,增加社会医疗机构布局,逐步提高全市社会办医机构服务量占比。(二)支持境内外知名医疗投资集团来穗参与举办国际医院、高端和特需医疗机构,在南沙、黄埔等地按法律法规开展外商独资兴办医疗机构试点。(三)推进广州(国际)医学检验检测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健康综合体、南沙高端医学城等一批医疗重大项目建设。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以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为目标,提高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防控能力。(二)加强妇幼保健,各区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妇儿)医院改扩建,着力提高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服务能力。到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0000人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出生缺陷干预覆盖目标人群达80%以上。(三)做好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四)加强精神卫生、口腔卫生、职业卫生、采供血、急救医疗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

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继续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到2020年,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项目,健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人以上。(二)继续推动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进一步发挥医保政策对合理有序利用医疗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的有效运行。(三)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100%,促进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药相衔接。(四)探索社会医疗保险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挂钩制度,推行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

二、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组建广州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二)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推进医药分开,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技术劳务性收入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比重。(三)加大政府投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四)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逐步提高,强化医护人员绩效考核。(五)充分发挥城市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积极推进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

三、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推动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建设广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大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三)全面推广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应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医保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四)全面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计划,推进市民卡在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的应用,完善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费用支付、远程医疗等业务。

四、支持中医药等特色医疗。(一)制定出台新一轮中医药强市方案。(二)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系列工程,加强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继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医药特色镇街建设,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中走在前列。

第三节 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一)推进健康广州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性病综合防治,稳步实施市民健康体检、常见病筛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以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团体等为载体,扶持群众性健康自我管理组织,增强居民健康意识。(三)发挥广州中医药底蕴及影响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二、普及体育锻炼。(一)制定实施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强化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二)统筹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社会体育场馆惠及市民。(三)健全全民健身服务组织体系,继续打造横渡珠江等广州特色群众体育品牌。(四)加强国民体质监测,提升体育服务信息化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一)研究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扶持健康产业做大做强。(二)重点发展中西医结合的高端医疗、健康管理和健康养生等高端服务业,促进医养结合。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园、养老服务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教育园区、养老地产等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三)发展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吸引跨国医药企业入户广州,扩大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投入。

陈庚华律师声明:本站为方便群众、法律同行获取而发布的仲裁委、法院、看守所等机构联系地址电话可能不能实时更新,敬请谅解。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